您好,欢迎来到国联人寿!

注册 关注我们:

我的保单 未支付订单 个人信息 修改密码 账户合并 手机验证 手机验证 退出 关注我们:

首页 > 新闻中心 >

证监会连续释放改革信号 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将入市

2019-10-25

立足长远,引入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股市稳定发展。一系列信号都在说明,证监会大力发展股市、促进直接融资在经济转型中发挥更重要作用的信念和决心。

日前,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社保基金和部分保险机构负责人座谈会(下称“会议”)。会议通报了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有关情况,并围绕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听取意见建议。

稍早之前,证监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深改12条”,推动更多长期资金入市,同时重申“推动公募机构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

在业内人士看来,“深改12条”以及前两日的座谈会,便是围绕市场波动大、投机盛行、重融资不重投资回报、行为趋同等问题给出“药方”,对症下药。

“对于当下短视化的投资现状,需要推动存量的资金长期化投资,这就要从业绩考核、分层管理等方面来入手改革。”接近证监会人士透露。

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多年来,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机构投资者结构占比低、股票型基金发展缓慢等问题较为突出,有券商统计,截至2019年二季度,流通市值口径下的A股投资者结构预测结果显示,境内专业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市值占比14.86%。同时,在经济转型期,资本市场发挥的直接融资作用还未充分体现。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这次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任务。

“有的保险机构等长期资金,因为市场波动大、考核短期,没有很好地发挥出稳定市场的作用。这次的座谈会,一是传递长期投资、价值投资、长期考核的理念,希望保险资金能加大对资本市场的配置;另一个释放出证监会会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更好鼓励长期资金的发展。”某大型保险公司基金投资部副总对第一财经表示。

“保险被赋予了稳定市场的职责,从目前来看,离这样的初衷还有一些差距,同时新的环境下对资本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有一些新的举措。”华宝基金副总经理李慧勇表示,“深改12条”和前两天的座谈会,都是为了落实相关政策。

具体来看,一是以提升资管机构专业能力为依托,增强权益产品吸引力,发展投资顾问服务,推动短期交易性资金向长期配置力量转变。二是以纾解政策障碍为重点,推动放宽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和范围,研究完善引导资金长期投资的相关政策,吸引各类中长期资金积极投资资本市场。三是以优化基础性制度为根基,提升交易便利性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着力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

此外,会议强调,社保基金和保险机构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机构投资力量,主动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推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与实体企业一同创造和分享价值。

“这也是比较新的一个提法。确实保险机构有这个条件,投资时间长、单笔投资金额大,相比基金而言更容易发挥作用。”该大型保险机构基金投资部副总说。

受访人士也表示,资管新规后,银行体系打破刚兑向净值化转型,如果资本市场更平稳一些,就会有更多资金愿意进来。现在就是要建立良性循环,而不是波动越大越不敢参与的恶性循环。

仍有一定的投资空间

银保监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8月保险业经营情况数据显示,保险资金运用金额总额为17.57万亿元,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为2.23万亿元,占比为12.7%,相比险资投资30%的上限,还有不小的空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险资的投资范围的确还有不小的空间。”深圳某保险资管人士表示。

需要看到的是,一方面,险资有入市的需要,但另一方面险资更为注重当期收益的稳定性,这就形成了一定的矛盾。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为解决这个矛盾,一是保险公司适当提升风险容忍度;二是引导险资在内部考虑、激励约束上做一些长期安排,尽量减少一些追涨杀跌的短期行为,使得市场波动有所下降,权益占比进而有所提升。

“实际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这边,经过历史上的风险教训,建立了1年考核与3年考核相结合的模式。不管是对有利于市场稳定,从自身把握市场机会上说,考核时间如果更长,也会更从容一点。”上述大型保险机构基金投资部副总也表示。

第一财经也了解到,多年来,保险资管特别是大型保险资管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资产配置模型,与社保、企业年金等投资很相似:“市场好的时候多投一点,不好的时候减一点。”

“对于社保而言,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养老金资产配置对比来看,权益资产的比例的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加拿大养老基金CPPIB,其权益资产中枢在60%。”某负责企业年金的基金经理对第一财经表示。

“不过具体能够有多少,还是看保险机构自家情况,包括资本占用情况等。”该深圳保险资管人士与第一财经私下交流时也表示。

权益类基金监管导向明确

多年来,权益类基金发展不足、占比较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基金行业。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公募基金总管理规模13.8万亿元,货币基金占比超过半壁江山,而权益类基金(股基和混基)总规模为2.8万亿元,占比20.2%,市场规模仍然偏小。

事实上,除了社保和险资,在公募基金的监管上,证监会同样在引导发展权益类基金、加大中长期资金的投资比例。

日前,证监会便对基金注册改革大提速,纳入快速注册程序的权益类基金注册期限不超过10天,未纳入快速注册机制的权益类基金注册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0天,权益类基金注册效率大大提升,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的监管导向也越来越清晰。

在今年9月9日至10日,证监会在京召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会议也重申“推动公募机构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

此外,“资本市场深改12条”中指出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包括强化证券基金经营机构长期业绩导向,推进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监管;推动放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和范围;推动公募基金纳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金投资范围。

“比如在考核上更加注重中长期考核,更加鼓励基准明确、风格确定的产品;鼓励机构更多通过基金入市,由于机构行为相对来说更为理性,避免基金对散户‘绑架’等。”李慧勇说,“还可以进一步通过税收、费率引导长期投资。比如7天、30天、一年有不同的费率,又比如通过差别化的印花税等类似这样的政策倾向,鼓励长期持有和价值投资,打击炒作。”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分析,完善金融产品评价体系和投资机构业绩考核,突出长期业绩导向。在分类监管上将更加支持主动管理能力强、综合投资本领高的机构,这些也会促进A股市场逐步实现价值投资,优质公司会受到更多资金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