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17日,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刊发记者何钰采写的新闻《国联人寿 践行长期主义 迈向高质量发展》。
文章介绍了作为地方国资保险法人机构,国联人寿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服务保障民生,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
现将全文予以转载。
保险业新“国十条”落地、鼓励商业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近年来,相关政策陆续落地,引导保险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作为地方国资保险法人机构,国联人寿坚持“价值成长、均衡发展、服务特色”战略,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服务保障民生,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聚焦主业 发挥保险保障作用
“‘医惠锡城’的赔付款到了,有了这笔钱,孩子的就医负担也缓解了一些。”李先生说。2023年,他的孩子被确诊为罕见病,所用治疗药品价格较高,需要自费。李先生为孩子参保了“医惠锡城2024”升级版,通过申请特药理赔,最终“医惠锡城”共赔付31.86万元。
“医惠锡城”是国联人寿在2021年推出的首款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该险种紧密衔接无锡市基本医疗保障,发挥了商业保险补充保障作用,承担普惠保险的社会责任。截至目前,“医惠锡城”项目5期累计覆盖361万人次,累计赔付超1.8亿元,人均赔付超1.4万元,无锡参保市民医疗报销水平平均提升了约11%。
普惠保险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为广大民众提供平等、可及保险服务的重要使命。去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将老年人、残疾人及患有既往症和慢性病的人群,作为普惠保险服务的重点对象。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老年群体的健康、护理保障等保险需求日益增长。针对老年人的风险保障和资金管理需求,国联人寿开发推出针对老年人群体的防癌保险产品,多款终身寿险和两全保险产品可支持的投保年龄超过60周岁。2021—2024年间,公司老年客户群体超50万人,累计为老年客户提供服务超208万人次。国联人寿健康险业务部工作人员介绍,在保障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需求方面,国联人寿在2019年已取得无锡市宜兴地区长护保险主服务供应商资格。截至2024年末,覆盖人群73.2万人,累计待遇发放2.17亿元。
此外,《指导意见》也提到,加大新市民、特殊职业等特定群体保险保障供给力度。聚焦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网店经营者等新市民群体和灵活就业人员,国联人寿积极创新研发相应的新就业形态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业务。面向外卖员、快递员等群体,公司开发“特定人群意外保险”,提供交通工具意外伤害保险。同时,公司加强与老龄办、妇联、残联等合作,积极参与老年人保险、残疾人保险、困境儿童保险、乡村人员保险、职工互助保险、退役军人优抚保险等多个特殊群体普惠型保险项目。2021—2024年间,国联人寿针对上述重点普惠对象理赔人次累计超过15.2万,累计赔款支出3.26亿元。
化身“耐心资本” 助力实体发展
今年年初,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到,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作为地方国资保险法人机构,国联人寿发挥保险资金中长期资金优势支持地区重点产业发展。“十四五”期间,国联人寿通过股权投资基金、公募基金、保债计划等方式,在先进制造、高端医疗、数字经济、机器人、国产芯片等领域累计投资22.48亿元。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绿色转型也在提速。在环境保护、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升级等绿色产业领域,国联人寿通过绿色债投资、绿色产业保债计划投资等方式不断扩大投资,累计投资金额达到8亿元。
资金投向硬科技、绿色转型,国联人寿也在为险企与上市公司搭建对接桥梁。“我们牵头搭建保险资金参与无锡产业创新发展投资对接平台,推动中保投、招商信诺等保险资管机构与无锡市10余家上市企业对接交流,签署《保险资金促进无锡产业创新发展合作备忘录》。”国联人寿总裁赵雪军介绍。此外,国联人寿还与同业积极联动,先后引入多家险企及其他金融机构资金,累计为无锡科技产业发展投资18.4亿元。
“接下来,我们将发挥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的优势,灵活运用多种综合金融工具和投资策略,持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力度。”赵雪军表示。
“长钱长投”激活的不仅是科技产业“春水”。依托自身健康险等业务,国联人寿将康养建设作为公司中长期战略项目,创新融资服务与保险服务,逐步探索、建立多层次多模式的养老服务体系。探索自闭症人群保险金信托养老计划,通过与信托和第三方养老机构合作,帮助有条件的自闭症群体解决养老问题。同时,国联人寿积极发挥保险资金优势,通过债权计划以及直接股权投资累计投资3.3亿元,支持无锡本地医院建设。
践行长期主义 地方国资险企向优而进
2024年净利润1.1亿元、偿付能力符合监管要求、推进险资进入无锡达16亿元……成立10余年,作为中小地方国资保险法人机构,国联人寿以21亿元注册资本,支撑了300多亿元的资产规模,从未发生信用风险或市场风险,保持了一定的流动性,偿付能力符合监管要求。
在赵雪军看来,公司一直以来稳健发展背后是长期主义的支撑。“201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出台,推动人身险产品回归保障本源。此后,公司逐步调整经营策略、产品结构、业务目标,由追求速度和规模逐渐向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转变,推动盈利能力与保持偿付能力迈向均衡发展。”赵雪军表示,2018年,国联人寿正式实施价值转型,形成以新业务价值和新业务价值率为核心的价值管理指标体系。经过3年调整,2021年公司业务结构明显优化,产品缴费久期持续拉长。与此同时,公司依托以科技发展推动营销体系转型,从中长期角度,探索推进全渠道、全产品经营。
步入2025年,国联人寿的转型道路仍在继续。“今年,我们明确向分红险转型、向长缴费期转型,推动尽快形成偿付能力自我补充,探索创新可变年金、挂钩生存指数方面的产品。”赵雪军说,业务转型创新的同时,改革也在向内而行。
作为保险业务的重要角色之一,保险代理人队伍管理也在逐渐迈向专业化、精细化、数字化。作为地方国资险企,国联人寿创新建立了保险代理人“先F驿站”模式,2023年,“先F驿站”荣获全国企业党建优秀品牌。赵雪军表示,今年公司将持续深化该创新模式,实现“先F驿站”二级机构全覆盖。同时,针对管理团队,加强人才储备建设,打造一支年轻化、专业化、实干化的人才队伍。
新十年,国联人寿再出发!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完成增资引战工作,坚持以“价值成长、均衡发展、服务特色”为内涵的高质量发展定位,坚持“一体两翼”三条路径,即“本体发展、数智变革、康养融合”。同时,建立和完善逆周期调节机制,以适应较长期的税率环境下流动性、偿付能力要求。以价值和效益为中心,坚持改革创新,坚守长期主义,全面推进公司迈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