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城市商业医疗险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为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的规范发展指明方向。在无锡,由国联人寿主承保的“医惠锡城”城市定制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已稳健运行五年,其发展轨迹深度契合金融监管总局的通知精神,是落实金融工作人民性、探索普惠医疗保障的鲜活样本。
积极探索,普惠定位守护锡城健康
自2021年推出以来,“医惠锡城”始终坚守“低门槛、高保障、广覆盖”的普惠初心。99元/年(普惠版)或178元/年(升级版)的亲民价格,突破年龄、健康状况、职业限制的“零门槛”参保条件,为包括新市民在内的全体无锡基本医保参保人筑起了高额医疗费用防线。
上市以来“医惠锡城”累计参保超364万人次,赔付金额达2.25亿元,人均赔付1.5万元。其最显著亮点——针对无锡高发13种恶性肿瘤给予初患“零免赔”待遇,并筛选了73种原研药品进入外购报销目录,项目特药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其中,首患13种恶性肿瘤零免赔赔付人数年均占比超三分之一;高额自费药品(原研药)人均赔付近3万元;最高单人赔付近87万元;参保人医疗费用报销平均水平提升超过10个百分点,精准缓解了本地重大疾病患者的经济负担。
精准实践,对标总局高质量发展要求
5年来,国联人寿基于“医惠锡城”的探索,正是对总局通知核心理念的生动诠释:
在厚植为民情怀,突出普惠定位方面,医惠锡城紧密衔接基本医保,聚焦群众“看病贵”痛点。保障范围持续迭代升级,从基础住院自费、特药保障,扩展至质子重离子、CAR-T(单次约120万元)、海外特药、线上门诊药品等前沿领域。2025年升级版保额最高达520.5万元。同时,国联人寿还筹集善款300余万元,为残疾人、环卫工人、快递员、低收入家庭等特需群体捐赠保障3万余份,彰显金融为民温度。
遵循坚守商业属性,遵循保险规律的原则,医惠锡城项目坚持市场化运作、自愿投保原则。保费设计体现风险对价:区分普惠版(99元)与升级版(178元),并根据参保历史(连续参保、新保)、健康状况(非既往症/既往症)科学设置阶梯式免赔额和赔付比例,自费住院责任从2万元逐年优化至最低1.6万元,非既往症最高赔付70%。通过五年精算回溯与责任优化,在扩大保障的同时维持价格基本稳定,实现商业可持续性。
落实强化产品管理,规范精准定价的要求,医惠锡城产品设计基于本地医疗数据和需求。保费价格充分结合历史赔付数据,并按要求向监管部门备案,明确“定制”属性。
围绕加强风险管理,提升服务能力的目标,国联人寿作为主承保方,联合多家保险机构以共保体模式运营,严控销售误导风险。积极联动医药供应链,将73种原研药纳入目录,提升药品可及性,支持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减少患者垫资跑腿。
践行维护市场秩序,共建良好生态的理念,医惠锡城共保体模式规范运作,拒绝低价恶性竞争。建立集体决策机制,主承保方向合作方开放承保理赔数据。积极对接医疗、医保、医药三方平台,推动形成“基本医保+商保补充”的无锡特色多层次保障生态。
蓝图远景,打造多层次医保“无锡样板”
立足金融监管总局的通知精神,“医惠锡城”正在绘制更高的蓝图远景:
“医惠锡城”将引入更多新特药和先进疗法,深度探索更多定制型专属产品,满足多元需求。
“医惠锡城”的五年实践,是城市定制普惠型健康保险平衡“普惠性”与“商业可持续性”的成功探索。其紧扣无锡本地需求的产品迭代、基于数据的精准定价、多方协同的服务生态,为落实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高质量发展要求提供了可复制的“无锡经验”。随着保障网越织越密,“小保费撬动大保障”的惠民故事,将在太湖之滨不断涌现。